close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農民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等的黨建工作,創新和完善組織設置”。內蒙古赤峰市以“1+3”黨組織設置模式,助推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了互動雙贏。赤峰市如何推進二者齊頭併進、同頻共振?記者進行了探訪。
  漫山遍野的果樹隨風搖曳,紅彤彤的蘋果把山野點綴得生機無限……這是初秋時節記者在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七合堂村看到的場景——被當地人稱為“內蒙野果”的吉紅123蘋果,已經成為七合堂村特色產業和主要經濟來源。
  近年來,赤峰市打破以往按照行政區劃設置黨組織的單一模式,積極探索以產業分類為主要依據的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七合堂村原來的村黨支部升格為村黨總支,下麵按照產業分為兩個黨支部,其中之一就是七合堂村九佛山野果種植合作社黨支部。在這個支部的帶領下,七合堂的果林已發展到6000多畝,僅此一項年收入就達到800多萬元,成為赤峰市加強產業型黨組織建設,帶動農民致富的一個縮影。
  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138個村級黨組織創辦領辦370多個合作社,吸引和組織4萬多農民就業
  赤峰市是一個農業大市,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原來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很難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農村合作組織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
  然而,合作社的發展良莠不齊,有的合作社生產無序、經營無方,有的甚至成為爭取貸款項目的工具,大部分合作社的發展需要有力的引領、規範和帶動。另一方面,部分基層黨組織缺乏致富思路、帶富本領,“沒錢沒事沒基礎,群眾不搭理,支部沒用處。”新城子鎮英桃漠河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這樣形容幾年前的狀態。
  “大膽打破傳統黨組織設置模式,探索推進‘1+3’黨組織設置模式,這是赤峰市順應農村發展新形勢和農民致富新期待的要求,構建農村區域化黨建新格局的積極嘗試。”赤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岳志君說。
  赤峰市在有條件、有意願的合作社中建立黨支部,圍繞產業建立黨小組、培育黨員能人,將建有合作社黨支部的村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形成“村黨總支+合作社黨支部+產業鏈黨小組+黨員能人”的“1+3”模式。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利益讓建立在產業鏈上的黨支部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七合堂村九佛山野果合作社黨支部書記薑洪海說。支部成立以來,吸引了本村及周邊村300多戶果農入社,水果的生產和銷售實現了無縫對接,成為引領當地水果產業發展的“龍頭”。
  林西縣在赤峰市最早推行“1+3”黨組織設置模式,截至目前,全縣138個村級黨組織累計創辦、領辦合作社370餘個,通過合作社這一載體,吸引和組織農民4萬餘人,占直接從事農牧業生產人數的56%。
  將能人聚在產業鏈上
  把合作社中的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
  “以前單干的時候沒感覺自己和普通群眾有啥不一樣,現在我感覺身為黨員的作用越來越大,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大營子鄉東旺種植合作社的黨員宋玉發負責田間管理工作,農忙時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其實黨員不是不想發揮作用,只是缺少平臺。”大營子鄉黨委書記胡景君說。
  通過在農民合作社中成立黨組織,在產業鏈上開展黨建活動,“1+3”模式把農村黨員從一家一戶發展的“小舞臺”,推向帶領群眾致富的“大天地”,農村黨員找到了發揮作用的新平臺。
  “為了更好地發揮農村黨員作用,將他們根據特長分為創業型、管理型、市場經營型、帶頭示範型等幾種類型,分別劃入相應的黨小組,負責一項或幾項具體工作。”林西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海軒說。
  林西縣林西鎮都市田園合作社黨支部的李增軍、吳廣軍兩名黨員專門負責蔬菜保鮮和市場對接工作,僅今年上半年就為合作社和其他農戶增收40餘萬元。
  圍繞產業發展需要,林西縣還積極實施了“雙向培養”活動,即“把合作社中的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大大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目前,全縣共有85名致富帶頭人入黨,136名黨員成為合作社骨幹,31名黨員致富帶頭人成為合作社理事長和黨組織書記,23名合作社負責人兼任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
  林西縣最新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感覺自己在農村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的農村無職黨員,76%是合作社黨員,2013年,全縣農村入黨積極分子67%來自於合作社。
  讓農民富在產業鏈上
  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實現增產增效
  走進統部鎮統部村,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公路旁1000多個蔬菜大棚。雙贏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黨支部書記任宇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入社社員320戶,入股土地達12260畝,去年社員人均收入達14300元。
  “以前我家種了22畝地,加上當拖拉機手一年頂多收入3萬多元。現在把土地都流轉給了合作社,合作社每畝給我們400元租金,每年每畝分紅1100元,加上拖拉機入股,兒子和兒媳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能賺將近10萬元呢。附近村民聽說我們收益很高,也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村民史占民說起合作社,贊不絕口。
  “1+3”黨組織設施模式的積極推進,大批高效、規範的合作社紛紛組建運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一條一塊的土地格局,優化了農業資源配置,實現了增產增效。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鵬新認為,“1+3”黨組織設置模式之所以效果明顯,受到百姓擁護,關鍵在於抓住了載體和模式設置兩個核心問題,實現了基層黨建和農村發展的雙贏。
  據統計,2013年林西縣依托合作社流轉土地24萬畝,通過取消承包地界埂,新增土地9%。土地的規模經營提升了機械化操作水平,勞動力人均管控土地面積由模式推行前的10畝增加到45畝,從土地中間解放出來的勞動力通過外出務工、合作社打工等方式,拓寬了增收渠道。2013年,以土地入股的農民畝均分紅最高可達1856元,入社農戶收入(分紅+佣金)最高達到18萬元。
  以基層創新打開發展空間(記者手記)
  記者在採訪中深深感到,農民合作社雖然是一個小載體,但是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就能做成一篇有內容的好文章。
  赤峰市的實踐表明,抓住發展農民合作社這個契機,把黨組織及時融入到合作社中,使之成為農村合作經濟的領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黨組織就能真正成為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力量。
  合作社是依法成立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村級黨組織要處理好與合作社黨組織的關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合作社黨組織為村級黨組織提供發揮作用的平臺,村級黨組織為合作社黨組織提供依靠和動力。其次,要處理好合作社黨組織與合作社理事會的關係,既要加強黨組織對合作社的領導和指導,又要註意按章辦事,主動服務而不越權干預,共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科學發展。  (原標題:組織強起來,村民富起來(走轉改·一線調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k64rkqk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